南昌地鐵導視牌廣告資源
地鐵導視牌是地鐵出入口做信息提示的,一般是主要地標和地理信息,由于地下環境差別很小,乘客只能靠導視信息進行區分,通過站口和站口指示進行選擇路線的。主要分布在地鐵出入口通道和站廳內兩側,一個站是4-5個單出入導視文字牌、4-6個集合導視牌,3-5個導視街區地圖。
導視牌廣告資源優勢:
優勢1:地鐵指示牌的地理位置優勢(地鐵指示牌作為路癡黨的福音,所設立在進出站抬頭可見的地方,人流量不言而喻,加上旁邊導視地圖的配合,很容易讓乘客找到自己的目的地,相較地鐵里的燈箱廣告,瀏覽量用夸張形容一點都不為過。據有效數據統計,如果連瞥一眼都算上,導視牌的瀏覽量竟超過客流量的百分之八十。)
優勢2:地鐵指示牌有很強的刺激消費能力(龐大的瀏覽量背后必然存在著眾多的消費人群,當用戶出行吃喝玩樂等并非有一定的目的地,當出站是看到的導視周邊的商業信息會對用戶選擇產生一定的影響。)
優勢3:地鐵指示牌的資源限制優勢(地鐵指示牌并非不像其他龐大的傳統廣告那樣鋪天蓋地,振聾發聵。說的通俗點一條線能有多少站點?一條站點能有幾個出口?一個出口又能提供給幾個商家?簡約不是少,而是沒有多余。也正是如此,指示牌“低調”的行為才能從廣告的烏云密布里脫穎而出,才能在品牌宣傳上更加有效。)
優勢4:地鐵指示牌的品牌推廣優勢(品牌推廣并不像營銷推廣那么簡單隨意。一個小蜜蜂,一張大噴繪,喊上幾天,瞬間吸引很多消費人群,而反之,這種營銷方式只能是兔子的尾巴--長不了,放長遠來看,品牌推廣需要潛移默化慢慢滲透的,導視牌具有一定的地標作用,向來中國民眾喜歡以地名來感知位置,比如我在**星巴克門口。)
優勢5:地鐵指示牌的價格優勢(相較地鐵里的其他廣告每月幾十萬上百萬的投放。地鐵導視牌的確在新型地鐵媒體廣告里價格優勢特別大,一年的費用也就是1-2個月一塊燈箱的價格,而且出站人員必長看的出口識別信息。)